首页 >> 兰若蝉声 >> 兰若蝉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完美暴君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兴风之花雨 皇明皇太孙 扶明录 佣兵的战争 万历新明 银狐 三国之宅行天下 如意小郎君 
兰若蝉声 扫叶僧 -  兰若蝉声全文阅读 -  兰若蝉声txt下载 -  兰若蝉声最新章节

第三章 斩蛇山庄邀豪客 混世龙王聘良师(4/4)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庚七果然还是惜命,转念间剑势已偏,撩向了刘赢势在必得的一剑。

招式借力越多,声势越大,变招就越为不易。

庚七换劈为撩,几乎用尽了全身的气力,额头冷汗直流,这才铛的一声将手中长剑甩在对手剑身之上。

他也欲借这一击之力从僵局中脱身。

就在二人双剑相交,身形相错的一霎那。

庚七看到了刘赢嘴角的冷笑,和剑光映射里自己扭曲的表情。

》》》》》敲黑板时间《《《《《

在第二章的时候,我们提到了南宋的概念。

当然,按照今日的俗称提法,南宋,指的是赵氏宋朝南渡后的政权。但在此前,南宋自然指的是今日所谓“刘宋”。北魏南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对峙时期。

其实无论是春秋宋国,刘宋,赵宋,他们的国号都是“宋”,国人自称均只称“宋”,前面的加字是今人用作区分的。东汉西汉自称都是汉,南宋北宋自称都是宋,前秦后秦自称都是秦,习惯称谓也随时代改变。东汉西汉,有时称作汉与后汉。唐与南唐曾称唐与后唐。曹魏与拓跋北魏,在隋唐时也称魏与后魏。一些小说中将今人对相同国号的区分法套用到古代,其实是常识性错误。

也许在提及南北对峙的话题,为了强化地理位置,会在当时出现北魏南宋的说法。但是在本国朝议,所称必是大魏大宋。

国号的取字,自元明以前都是地名(封国名)。要么是君王起事之地,出生之地,要么是封地。虽然也有极少数,比如刘渊称汉是为了盗用祖宗,但是他很快就发觉行不通,还是将国号改成了赵。

国号也是会说话的,述说的同样是历史。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从里面读出华夏大多数政权的龙兴源头,也许会对中华的文化和历史有一层新的理解。

周(陕西汉水流域),秦(陕西),汉(陕西汉水流域),晋(山西),隋(即随,山西汾河流域),唐(山西汾河流域),赵(封国本以山西为中心,逐渐东移,跨河南河北,与燕共为北屏),魏(封国本在山西芮城,后逐渐东移),韩(山西韩城),这些国号的元始封国都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包括华(华山)与夏(安邑),他们最早在地理上的含义也都在陕,晋,陇地区。

如果我们不教条地守着华夏源发中原的史观,其实现代在河西的考古发现(比如神木古城,仰韶文化群)已经足够为中国失去的夏前文化正名了。将所谓的埃及早王朝文物和仰韶文化群的考古出土物做横向比较的话,也不过如此嘛。

人类从穴居生活进化到农耕,溯至远古都是从山中走出来的。我们用终点来定义自己祖先迁徙的起点,可不就是自折历史数千年么?古埃及人是从努比亚山区走向尼罗河平原,古巴比伦人是从高加索山区走向两河,古印度孔雀王朝是从兴都库什山脚下发源,可是我们无视泱泱华夏出昆仑,偏要用自己的平原农耕史去pk别人的进化史,自绝于前农耕文明,岂不荒谬?拼命的将上古记载一股脑儿地与龙山文化对接,是在继续几千年来那些腐儒犯下的错误。关于远古之事,是本系列后续作品的内容。届时我们再用基因学,气候学,地理学,考古学,文字语言的发展等学科的现代发现来补足正史记载,还原出一个有逻辑的上古史脉络。

喜欢兰若蝉声请大家收藏:(m.zcwx8.com)兰若蝉声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善终 秋以为期 乘鸾 刺青 黑莲花的幸福生活 我、我是你的 姐姐领进门:掌权 典型意外(ABO) 十年对手,一朝占有 如意小郎君 金主上位记 囚鸟 小班长,我是不是哪里得罪你啦? 无地自容 爸爸和爸爸